Search

芬蘭教育素質世界第一的秘密徐萍

  • Share this:

影片裡面的內容的確是芬蘭教育的情況。

芬蘭高中前大部分地區的學校都是沒有明確的排名。高中以前,如果真的要分,學校與學校之間比較明顯的分別是這所學校的重點在哪裏而非成績。

比如說這所學校是比較重音樂、體育、英語、瑞典語等等。雖然有些學校的重點可能會偏向某一學科,但這絕不代表這學校的學習能力會比其他學校差。我想,可能因為芬蘭低年級的學習環境實在是輕鬆 😅 所以這學校多上一、兩節非主課 (比如華人社會中的中、英、數)的課也不會把整體成績比下去。

考試方面以家姐現在將完成小學二年級為例,一個星期功課時間約十五分鐘一周。學校是有考試,但不會告訴小朋友什麼時候考試也不會告知考試範圍。所以完全是考*天材*的節奏!

芬蘭學校作出這樣的安排是因為覺得考試是讓老師們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因而調整出更好的教學課程,而非為了考驗學生考試前的啃書能力。

當然......偶然亞洲媽媽如我也會質疑這樣的快樂學習對小孩日後成人後是否有快樂人生有過考慮。不過既然芬蘭的大環境如此,我也只能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

想想,小孩有個快樂童年的同時我亦可以做個快樂家長 😁 也是不錯的!

這段影片是從美國製片麥可摩爾紀錄片"下一個入侵是甚麼"? "Where to invade next?" 中擷取關於芬蘭教育世界第一探索:
影片中提出了最重要的關鍵原則: 教育機構不該以獲利為重心, 教育目的應該在發展孩子潛能, 依照孩子的未來展望量身訂做, 而非就業需求! 讓孩子成為他要成為他希望的那個人, 而非依照大人的期望, 捨棄標準答案考試的教學, 學校間不排名! 芬蘭的孩子在關注與喜樂呵護下成長, 成長過程學會受到重視關懷與尊重, 擁有快樂圓滿童年才能成為完整的大人!
台灣要教育改革像芬蘭看齊, 必須先實現基本收入, 才有可能真正落實教育真正的目的, 教育不再成為就業訓練所, 標準式答案是僵化腦袋封鎖思維創意的殺手!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遊人, 游歷人生
View all posts